我們經常為了一些事情抓狂,但其實仔細想一想,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。我們只是在鑽牛角尖,把問題擴大而已。比方說,有個陌生人在路上突然超車插隊到我們前面,我們就一整天無法釋懷,還說服自己應該要生氣。我們不斷地在心中假想衝突的畫面,有些人還會四處告訴別人這件倒楣事,就是不肯輕易忘懷。
為什麼不讓這位司機到別處去製造他的事故呢?不妨同情一下這個人,並且記住匆匆忙忙有多痛苦。這樣一來,我們既可以維持自己內心的平衡,還可以避免把別人的問題扯到自己的身上來。
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每天都有很多類似的「小事」,像是不得不排隊,或是聽偏頗的批評而無法辯白,或是吃重的工作都落到自己頭上等。如果我們能學會不要為小事煩惱,就可以獲得莫大的回報。? 很多人就是浪費了太多的精力在「為小事抓狂」,結果完全忽略了生命的神奇與美妙。當你決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,你就會發現,你有更多的精力可以讓自己變得更慈愛溫柔。
接受不完美
我還沒見過哪個百分之百要求完美的人,能過著內心安寧的生活。完美的需求與內心安寧的渴望,兩者往往相互衝突。每當我們堅持另一種方法會比現在更好時,我們可以說是在打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。我們不但不滿足於已擁有的一切,還拚命鑽牛角尖找差錯,執意要修正它。當我們一味地尋找差錯時,就暗示了我們內心感到不滿意、不滿足。
不管這個不滿是跟我們自己有關──例如衣櫃不整、車子刮傷、事情做得不夠完美、需要減肥等,還是別人的「不完美」──例如他的長相、行為、或生活方式有瑕疵,只要我們把焦點放在不完美上,我們就脫離了仁慈與溫和的目標。這個策略並非教你不要全力以赴,只是教你不要過度專注在生活的差錯上。它是在告訴你,雖然還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完成某件事,但是這並不妨礙你去享受並欣賞事情的現狀。
這裡的解決之道是,當你又習慣性地認為現狀不完美時,溫和地提醒自己一聲,此刻的生活狀態很好。只要你不加入評斷,一切都會很圓滿。當你不再對你的人生各方面要求完美時,你將會開始發現生命本身的完美。